美 食 D I Y 巡 禮

2010年6月14日

端午別讓腸胃太放「粽」

又到端午粽葉飄香時,各式各樣的粽子又香又美味,很多人習慣過時過節大吃一頓來慰勞自己,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出事.....消化不良或急性腸胃炎!


粽子多以糯米製成,且配料油膩。當中以裹蒸粽最有“內餡”,一顆1斤重的裹蒸粽便約有1,000大卡以上的熱量!肉香四射的肉粽熱量也不少,例如一顆包有蛋黃、蝦米、豬肉等餡料的肉粽,熱量便約有500到600大卡,相當於2碗白飯熱量。料包得越多,熱量便越高,如果忍不住多吃個兩顆,就等於吃下一天當中約三分之二的熱量,相當驚人!

以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,糯米蛋白大、黏性高,並不適合人體,進入腸道後易因消化不完全而引發腸漏症或過敏。有些人本身腸胃機能障礙,腸胃神經敏感或蠕動不協調,特別容易消化不良或引發急性腸胃炎。

另外,粽子的高脂肪、高鹽份,會使得消化變慢,刺激更多胃酸分泌,不利逆流性食道炎或消化性潰瘍患者,也容易加速膽囊收縮,容易導致膽結石患者膽囊發炎,而對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或痛風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。

因此,一般人即使腸胃沒毛病,吃粽仍應留意技巧如下:

選擇高纖餡料,例如竹筍絲、香菇、杏鮑菇、蘆筍、胡蘿蔔絲、黃豆、黑豆、蒟蒻等食材為主,或是將蛋黃換成栗子、地瓜、南瓜等的養生粽而非傳統粽子。而且要多喝水,可避免便秘。

怕胖的人,可運用飲食技巧來彌補。也就是把粽子當成正餐吃,在吃粽子之前10分鐘先吃水果和青菜,水果宜選糖份低的蕃茄仔、芭樂、蘋果或奇異果為佳;搭配深綠色的水煮青菜,使有飽足感。

吃粽子不沾醬。鹹粽子本身已經有味道,若再沾醬,除了會增加熱量的攝取,含鈉量也可能過高,對一般人健康會造成影響,尤其對有高血壓、腎病或心血管疾患者更是不利。

若是已知腸胃道消化狀況不佳,或是本身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,便要秉持下列原則:

節制:淺嚐即止,絕對不可過多,只嚐1/3顆,或選體積小的粽子,一天不要超過半個拳頭大小。

少吃鹼水粽:口感QQ的鹼水粽添加硼酸等化學成份,不是內包豬油拌炒的豆沙,就是搭配外加砂糖、糖漿一起吃,對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宜。宜選擇非糯米的養生粽,如五穀米或糙米粽等。

不要太晚吃粽:患有消化道潰瘍、逆流性食道炎或膽結石者,儘量在白天食用,晚餐之後的時間 , 盡量不吃粽子。同時,應選擇水煮、清淡、素料、少油的粽子,避免包著蛋黃或高油脂食材的粽子,吃的過程更應注意細嚼慢嚥

祝端午節快樂!脂肪更快“落”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